行业资讯

走出失眠误区:关于睡眠,我们踩过的坑

作者:孟繁强等 发布时间:2024-05-16 点击: 来源:中国网心理中国

关于睡眠,我们踩过的坑

睡眠,占据了我们人生中1/3的时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对于学习、工作来说,睡眠仿佛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因此有些人认为,睡眠是一件浪费时间的行为。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睡觉呢?

睡眠可以恢复体力,促进机体的修复,有利于调节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睡眠对于记忆和学习也至关重要,当我们睡觉时,大脑会处理并整合我们白天所学的信息,帮助我们巩固记忆;睡眠还有助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当我们睡觉时,大脑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例如血清素和多巴胺,这些化学物质可以让我们感到愉悦和放松。除此以外睡眠还有助于保护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维持我们的代谢率。

失眠,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其中慢性失眠则更为常见。慢性失眠患者的症状往往较为顽固,大家期待着也急需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稳定且高质量的睡眠。

那么,你会睡觉吗?如果你饱受失眠的困扰,你知道应该怎么办吗?

如果你怀揣着这些疑问,不如来看看以下几个小故事。

睡不着觉,玩会儿手机酝酿一下? 


走出失眠误区:关于睡眠,我们踩过的坑(图1)

滴答滴答——

小高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时钟,时针已经缓缓指向了十二点钟。他叹了口气,翻了个身,坐了起来,把身上的被子往旁边推了推,懊恼地挠了挠头。

沉思了片刻之后,小高还是摸索出了手机,点亮屏幕,解锁。屏幕发出的光在黑暗中映亮了小高的面孔,不一会儿就发出了各种视频的声音。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天这么做了。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他总会选择玩一会儿手机,试图酝酿出一些睡意,期待着把自己玩到困倦,好一举睡一个好觉。可惜事实总是不如人所愿,小高有时会感觉越来越清醒,越来越兴奋,情绪总是跟着手机上的内容起起伏伏,脑子里的想法也是越来越多,似乎离小高理想的睡眠状态越来越远。久而久之,他上床之后想的不是睡觉,而是又到了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了。情绪也很难达到入睡前的平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调动起来的兴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为了营造所谓的“良好的入睡条件和氛围”,在卧室及床上做一些与睡眠无关的事情,例如拉伸、运动、玩手机等,看似是在为一个良好的睡眠做准备,实际上,则是减弱了就寝时间、卧室、床等本应该与睡眠建立的联系,反而加强了睡眠环境与玩手机等同睡眠无关事情的联系。长此以往,失眠的风险则会大大增加。

那么,健康的睡觉方式是什么呢?根据失眠的“刺激控制法”,我们建议当您感受到困倦之后,再上床休息。“刺激控制法”要求:

① 当感觉到困倦时再躺上床;

② 除了睡眠和性活动外不要在卧室进行其他活动;

③ 醒来的时间超过15分钟时起床离开卧室;

④ 再次有睡意时才能回到卧室上床休息。

第3条和第4条按需要可重复进行。最后,不论睡眠量的多少,在一周内尽量保持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一开始失眠的过程可能会让你感到痛苦,但长此以往坚持下来,当就寝时间、卧室、床逐渐与睡眠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你自然而然也就可以上床倒头就睡了。

昨天失眠了,今天提早上床补个觉?


走出失眠误区:关于睡眠,我们踩过的坑(图2)

时针刚刚指向八点,小高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洗漱完毕,准备上床休息了。他今天真的很疲惫,原因是他已经一段时间没有睡过好觉了。特别是昨晚,更是由于睡前玩了很久的手机,导致小高很晚才能勉强入睡。

洗漱完,小高一路小跑着进入卧室,一下子跳到了床上。他把手机调到睡眠模式,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关上了灯,满足地钻进了被窝里,等待着一个九点就降临的香甜的美梦,好以此弥补自己近段时间失去的睡眠。

遗憾的是,香甜的睡眠并没有如约而至。小高在床上翻来覆去,努力紧闭着双眼,等了很久很久,可能是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小高已经逐渐有些烦躁了,“之前的觉今天又没补回来”,他懊恼地想着。又不知过了多久,小高终于迷迷糊糊地好像睡着了,其实他也不是很确定,好像是现实,又好像是梦境,他好像是醒着,又好像是睡了……

又不知过了多久,小高挣扎着睁开了双眼,“早上了吗?”他有些许绝望地想着,他摸到手机,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时间,“哦,才凌晨两点……”

就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小高挨到了天亮。他不仅没有收获一个他期待着的睡饱的好状态,而且暗下决心,今晚要再早一些上床睡觉了。

为什么小高提早上床了,可却休息得更差了呢?

正如我们上文所说,我们需要将就寝的时间和环境与睡眠建立起稳定的联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收获一个良好的睡眠。如果小高在远早于自己生物钟的就寝时间就上床准备休息,但他此时并不困倦,那么自然就没法将就寝时间、环境和睡眠联系在一起了,取而代之的是将就寝时间和环境与清醒的状态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将增加失眠的风险。

有些人可能会在失眠后,为了获取更多的睡眠,在非睡眠时间或者并不困倦的情况下躺在床上,或者是为了营造所谓的“入睡条件和氛围”,在卧室内拉伸、玩手机等,做一些与睡眠无关的事情。看似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睡眠,或者更有机会进入睡眠,但事实上这种做法还是将床、卧室等与清醒、活动等非睡眠活动建立了连接,从而减轻了床、卧室和就寝时间引起困倦及睡眠的可能性。所以,我们鼓励您只将床、卧室和就寝时间与困倦和睡觉反应联系起来,即执行上文中刺激控制疗法的典型指令。

有些人试图通过延长睡着的时间来应对失眠,看似对失眠有了代偿,但实际上产生的睡眠形式是很浅及很片段化的。就像一杯水中放一块冰糖甜味很淡,但是半杯水中放一块冰糖就会更甜一样,并不是睡眠时间多就代表睡得更好。“睡眠限制法”是指将在床时间(指规定的起床时间-规定的上床时间)限制至平均总睡眠时间(指在床时间-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那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而几点才能上床,则是由我们的平均总睡眠时间决定的。假如我们固定要每天7点起床,自身近期每晚的平均总睡眠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那么就需要在凌晨2点才能躺上自己柔软的床铺。

当然,我们在治疗标准中建议限制时间应不能少于4.5小时。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了,我本身就失眠,怎么还让我这么晚睡呢?确实,在治疗的开始,这种干预方式可能会导致轻到中度的睡眠不足。但这种方法却往往意味着我们未来可以获得更为稳定的睡眠(即入睡更快,并且可以更长时间停留在睡眠期),同时也可以将床、卧室、就寝时间等与睡眠重新建立连接。

睡前大量运动,累了就好睡了? 


走出失眠误区:关于睡眠,我们踩过的坑(图3)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小高正在卧室里挥汗如雨,做着高强度的健身运动。他呼哧呼哧地大口喘着粗气,一边在心中窃喜,认为如此之大的运动量,肯定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个安稳的睡眠。

到了小高该睡觉的时间,他专心致志地躺在了床上,等待着入睡。但很快,小高就感受到了一些不对劲:他的心率似乎并没有减慢太多,依旧在他的胸膛里“砰砰砰”地跳着,自己的情绪似乎也并不是即将入睡前的平静,还保留着一些运动时的躁动。“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睡前运动还有碍于睡眠吗?”小高百思不得其解。

事实上,运动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一定程度的日间运动和疲劳会促进人的入睡,但睡前过度的运动却会导致自主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出现躯体过度觉醒的表现,反而会影响入睡造成失眠。因此如果想要运动,时间最好控制在睡前三个小时以上,这样才不会影响睡眠。睡眠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自然”和“平静”才是睡眠最好的“朋友”,但是睡前工作、学习或娱乐之后,身体和大脑会因惯性而持续转动,因此可以建立一个“睡前缓冲区”,“4B活动处方”可以建立“睡前缓冲区”,帮助身体和大脑从兴奋活跃的状态进入到睡眠的放松状态

(1)洗澡时间(Bath time):利用睡前的洗澡时间,让情绪平静下来,也让身体的温度降下来。

(2)暂停时间(Break time):躺在床上时,有时候烦心事会突然闯入脑中,此时,应该提醒自己停下来,将烦心事与现在的自己隔离。必要时,可以将烦心事记录下来,写完后就将烦恼留在纸中,这样有助于暂时放下烦恼。

(3)放松时间 (Breath time):睡前花15-30分钟按摩或者做瑜伽,利用简单的动作让肌肉与心情放松,这样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此外,也可以看看书或者听听轻音乐,为睡觉作好准备。

(4)上床时间(Bed time):建立“躺在床上就要睡觉”的连接,避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除了建立睡眠缓冲区,还可以通过“放松训练”等方法让自己达到心身放松的状态,为睡眠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吾日三省吾身,却让我失眠?


走出失眠误区:关于睡眠,我们踩过的坑(图4)

“今天我说的那句话实在是不合适……她那么说是不是不喜欢我?明天我的演讲不会出什么岔子吧……”“只能睡三个小时了,我要快点入睡,再不睡觉明天一定没精神了!”当小高准备入睡的时候,令他担忧的事情、睡不着觉的恶果,总是一件一件蹦到脑海之中,让他不能安稳地睡一个觉。小高对此总是很苦恼,他不喜欢这种只发生在睡前的“一日三省吾身”。随着这些想法被唤起的焦虑和恐慌,会十分打扰小高的睡眠。

睡前总是反复思考令自己担心的事情,从而唤起自己焦虑紧张的情绪,这其实是将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带到了卧室里,带到了床上,将这些负面情绪和睡眠环境建立了联系,这确实不利于小高的睡眠。

我们可以在傍晚(不要是临近睡眠的时间)专门留出一段时间,用来反思自己和思考这些令人担忧的事情,并记录下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想法或解决方式。临近睡眠时,提醒自己已经将所有的事情思考完毕,并且已经列出了相关的想法和解决措施,睡醒之后可以继续解决遗留问题,将情绪和事情留在睡眠以外,才有可能获得一个不被打扰的睡眠。

而对于失眠的害怕和对睡觉的渴望也会进一步加重失眠,睡眠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每个人生来就会而不需要学习的,不要试图入睡,因为这样只能将问题变得更糟。相反,打开灯,离开卧室,并做一些不同的事情,如读书。不要做兴奋性活动,只有当你感到困倦时再上床。我们不需要要求每天的睡眠时间至少要达到八个小时,只需要满足第二天的活动就可以,如果你白天体力和精力消耗较小,那么自然也不需要更多的睡眠。

睡前小酌一杯,入睡更迅速?

“Cheers!”小高正在与自己的酒友们推杯换盏。以往喝醉的小高总是很快就会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饱受失眠困扰的小高故技重施,试图让酒精还自己一个安稳的睡眠。几杯下肚,小高很快就有了晕乎乎的感觉。借着酒劲,小高顺利地睡了过去。但奇怪的是,这一晚上小高莫名醒了很多次,同时每一次入睡都会做很多梦,就像放电影一样让小高得不到休息。第二天早上醒来,小高头痛欲裂,根本没有得到良好的休息。

看似睡前饮酒可以帮助小高快速入睡,但实际上饮酒不但伤害身体,还会破坏小高的睡眠结构,减少深睡眠的时间,降低的睡眠质量,因此不能靠喝酒来辅助入睡。如果真的需要辅助睡眠,我们建议小高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除了上面提到的“睡眠限制法”“刺激控制法”,建立“睡前缓冲区”和设定专门的“担忧时间”外,还可以采取“放松训练”帮助自己更快放松下来。放松训练主要有四种形式:

渐进性肌肉放松法:一种渐进的、有序的、使肌肉先紧张后放松的训练方法。

首先,让自己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找一把舒适的椅子,调整至合适的坐姿,也可以选择放松平躺。然后,用力收缩、紧绷自己身体某一处的肌肉,持续10-15秒,再慢慢松开肌肉,放松15-20秒。

可以按照下列部位的顺序和方式进行紧张、放松:

双手:紧握拳头→放松

双前臂和肱二头肌:抬起前臂向肩膀处靠近→放松

前额:抬高眉毛拉紧前额肌肉→放松

眼:紧闭双眼拉紧眼周肌肉→放松

颈:头向后仰尽力触及背部→放松

咽喉部:张大嘴巴→放松

肩背部:抬高肩膀拉紧肩胛肌肉→放松

胸:深呼吸拉紧胸部肌肉→放松

腹:收腹拉紧腹部肌肉→放松

臀部:臀部肌肉向中间挤→放松

大腿:将两脚抬到水平位置,脚尖向下压,拉紧大腿的

肌肉→放松

小腿:脚趾向上翘拉紧小腿肌肉→放松

双脚:向下弯曲拉紧脚上肌肉→放松

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并非只是单纯收缩、舒张肌肉群,更要注重体会放松的感觉。等到感觉各个部位都已经放松后,可以让自己静坐一段时间,以达到身心彻底放松的效果。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可以诱导一种更慢、更深的呼吸,

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

腹式呼吸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呼吸要长而缓慢,用鼻子吸气,用嘴巴呼气,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收紧肚子。把手放在腹部肚脐处,能明显感觉到吸气时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呼气时手有下降感。

自我训练法:通过想象来增加外周血流量,最终感到四肢末端很温暖。

意象训练:选择一个放松的画面或回忆,再现该画面,

应用多种感官处理该场景。

睡眠,占据了我们人生中1/3的时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通过避免上述的“坑”可以帮助每一个饱受失眠困扰的您,夜夜安眠。

文/孟繁强 邢瀚月 王紫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图/邢瀚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