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职场心理健康 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 广州出台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 答记者问
- 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困惑有哪些?该如何解决?
- 比抑郁症更危险的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你知道多少
- 患儿扎堆矫治“学习困难” 家长的焦虑情绪更需要开方治疗
- 暑期留守儿童心理自助指南:四个方法应对三大挑战
邮箱:128@zsxinli.cn
手机:1388888888
电话:400-123-4567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莲塘街道鹏兴社区国威路192号鹏兴花园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报告:本科生状况较差 应提高危机应对能力
——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系列报道之三
中国网心理中国8月11日讯 (记者 苏向东)我国第三本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其中分报告《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其中,重点院校、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抑郁风险突出,应引起重视。报告建议,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涯规划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2022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对北京、山东、河北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8万名15-26岁的大学生开展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调查重点考察了睡眠、压力、无聊等生活方式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大学生学业与恋爱的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其中,男生抑郁风险略高于女生
城镇大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高于农村学生
报告中指出,有78.52%的学生无抑郁风险,而相比于抑郁,焦虑更可能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中,仅有一半的大学生无焦虑风险(54.72%)。其中,不同性别、学校、户口和学段的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分析发现,男生抑郁风险略高于女生,而女生焦虑风险略高于男生;另一方面,城镇户口的大学生抑郁和焦虑风险均显著高于农村户口,重点院校的学生抑郁焦虑风险也比非重点院校的大学生更高;本科生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显著高于专科生。
在对生活满意度的分析中,报告指出,大多数人都达到“基本满意”及以上水平(74.10%),而一部分学生很难评判自己生活是否满意(17.24%),仅有少部分大学生对生活不满意(8.66%)。
搭建心理健康智能筛查体系,实现监测-反馈-干预自动化是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对策。调查结果显示,重点院校、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重视,应当针对大学生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跟踪和服务措施,健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预警网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机应对能力。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
大学生面临“学业负担重”等三大压力
报告从睡眠、压力源和无聊三个方面评估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报告中显示,大学生上学日的睡眠时长平均为8小时,接近八成大学生睡眠时长在7小时及以上(79.14%),大部分学生(53.80%)自我评估的睡眠质量好(“比较好”、“非常好”),而睡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显示,睡眠质量较好的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均显著低于睡眠质量较差的大学生,且抑郁和焦虑风险也较低。
在压力源方面,大学生最主要的三个压力来自于“学业负担重”、“想念家人”和“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较高的压力是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因素,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压力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缓解压力的干预措施。
无聊是“由于知觉到生活无意义而产生的负性情绪体验”,报告指出,大学生较高的无聊得分与更高的抑郁和焦虑风险有关。在大学期间,应该鼓励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升学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风险因素
过度焦虑需及时干预
近年来,考研逐渐在大学生中成为“主旋律”,激烈的竞争使得学生需要在学业上付出较大努力,而学业和未来规划问题又是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之一。因此,升学问题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报告指出,有50.44%的大学生打算读研。打算读研学生的焦虑风险显著高于没有读研打算的学生。尽管适度的焦虑情绪有利于备考和学习,但是如果备考学生存在过度焦虑的情况,需及时干预。
良好的恋爱关系是心理健康的良药
恋爱中的大学生抑郁得分最低
进入浪漫关系是成人早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正处于亲密对孤独的冲突阶段。因此,在大学阶段,恋爱可能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报告指出,有27.61%的大学生处于恋爱状态,有41.93%的大学生处于单身且不想脱单的状态,有25.40%的大学生处于单身想脱单的状态,其余学生未报告。
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报告显示,恋爱中的大学生抑郁得分最低,焦虑得分也较低,单身想脱单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得分显著更高;在无聊感上,恋爱中的大学生无聊得分最低。因此,健康良好的恋爱关系可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剂良药。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系列蓝皮书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持调研编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完)